孩子天生好动,好奇心强。就算大人小心看护,也很难避免各种意外发生。据统计,意外伤害是我国0~14岁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。
儿童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,一旦儿童烧伤之后,轻度烧伤可造成儿童换药的痛苦,重者创面愈合后可能遗留瘢痕,影响外貌和功能;有些患儿还需要通过植皮手术修复创面;更为严重的烧伤甚至可引起死亡。
如何预防烧伤以及烧伤的处理,需要家长们密切关注。请一定要牢记以下急救步骤:
第一步:用水冲
将烧烫伤的部位用流动的自来水轻轻冲洗或浸泡10分钟至30分钟左右。冷水可迅速退热,降低对皮肤深部组织的伤害。
如果疼痛感持续较重,可延长冲浸的时间。一般的自来水中细菌含量很少,不用担心引起感染。
第二步:脱衣物
在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,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。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,千万不要强行剥去,以免弄破水泡。因为水泡表皮在烧伤早期有保护创面的作用,能够减轻疼痛,减少渗出。
由于烧伤后该部位及邻近部位会肿胀,要在伤处尚未肿胀前把戒指、手表、皮带、鞋子或其它紧身衣物去除,防止肢体肿胀后造成血流不畅,出现更严重的损伤。
第三步:盖伤口
使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,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伤口并加以固定。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污染和刺激,有助于保持创口的清洁和减轻疼痛。
第四步:送医院
孩子被烧伤紧急处理后,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,不要贻误治疗时机。
在烫伤后,将牙膏、酱油、醋、白酒、蚝油等涂抹在伤口上,这些方法都不正确,不但不能缓解伤口疼痛,还可能加重伤口感染。正确的处置方法是立即按照“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”的急救原则进行自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