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,昨天晚上(6月17日)22时55分,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.0级地震,接连发生多次地震。地震突然发生,地震预警自救的黄金时间也许只有短短12秒。生死一瞬,怎样自救更科学?(来源:人民网)
一、地震黄金12秒自救求生指南!
二、地震发生,你需要掌握地震逃生守则↓↓
遇地震,莫惊慌,保镇静,少伤亡。
先颠簸,是近震,只摇晃,震必远。
是远震,不用管,若近震,莫等闲。
住楼房,别慌张,到小间,暂躲藏。
厨与厕,牢又坚,跨度小,较安全。
三、震后自救↓↓
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,周围又是一片漆黑,只有极小的空间,你一定不要惊慌,要沉着,树立生存的信心,相信会有人来救你,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。
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,周围又是一片漆黑,只有极小的空间,你一定不要惊慌,要沉着,树立生存的信心,相信会有人来救你,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。
地震后,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,处境可能继续恶化,为了免遭新的伤害,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。此时,如果应急包在身旁,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。
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,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,挪开头部、胸部的杂物,闻到煤气、毒气时,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、鼻;
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;
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,用砖块、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,以防余震发生后,环境进一步恶化。
设法脱离险境。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,尽量保存体力,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,向外发出呼救信号,不要哭喊、急躁和盲目行动,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,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,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。
如果受伤,要想法包扎,避免流血过多。
维持生命。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,救援人员未到,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,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,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,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,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。
四、地震预警 为生命争取“避险时间”↓↓
地震预警不是预报,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,可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:
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,在地震发生时,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,在地震造成破坏前,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,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,重要工程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。
而这次把成都人惊醒的地震预警倒数声技术来自由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人才王暾博士(双博士学位)创建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,是四川投资了将近2.3亿元研发的黑科技!
现在已经在成都市高新区60个社区全面启用地震预警“大喇叭”。
与此同时,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、电视等途径向社区居民发布预警信息,实现多途径、广覆盖的地震预警服务。
虽然这个地震预警“大喇叭”已经在成都高新区80%的社区安装了,不过小懒跟大家也衷心希望,这个普及率能够继续提升!
另外,处于多震地区的伙伴,安利下个地震预警APP,及时预警准备。
另外,不管你是通过哪种渠道收到预警信息,都要立即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以减少伤害。
如果第一时间得不到预警消息,在感受到地震晃动时,也应迅速避险至安全区域,如在家中迅速远离高柜、吊灯等危险,避险到厕所等相对安全区域。
在室外要远离广告牌、路灯等,疏散至安全区域,蹲下,防止剧烈晃动受到伤害。
关于地震,也许我们能做得不多。但我们也期望在这过去24小时的不眠夜里,能有更多的灾民得到救援。尽我们的绵薄之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次救灾中。